「讓家庭和睦的信任與實踐 - Trust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family harmony」
4/20周六早上細雨綿綿,卻擋不住凌晨四點就啟程從北加州矽谷,風塵僕僕飛來西雅圖要跟家長們分享家庭和睦與身心健康秘訣的兩位慈濟志工譚寶如師兄與他家的師姐麗珊。寶如師兄與麗珊師姐不但是令人稱羨的慈濟伴侶,更是一對模範夫妻。
身為矽谷科技公司工程師的寶如師兄,凌晨四點出門趕飛機,一早就到了人文學校,面對家長班的家長們,娓娓道來他在庫布提諾人文學校擔任七年的活動組長期間,與家長們從陌生到熟識,進而建立起如家人般的感情,方法就是對人的一份誠信而化解那份陌生,最後到親如家人般的互動關係。寶如師兄告訴大家要堅信人人的善良,大人的職責就是守護孩子清淨本性,提供環境給孩子,做父母很重要,他以才11歲的小凱丞為例,凱丞自幼在慈濟的環境中薰陶,每天要聽證嚴上人的開示,聽完還做心得筆記,有了這樣的環境,還要有支持他這麼做的父母,上人曾對凱丞的母親㺯娟師姊開示:「不要害怕被人霸凌,善的能量會吸引他人改變。」;又舉了另外一個Pickup America – founder Jeff
Chen的例子,Jeff與朋友發起從美東到美西沿途撿垃圾(Pick
Up America is the nation's first coast-to-coast roadside litter pick-up.)。另外,寶如師兄在帶領北加慈少團時,常常需要carpool帶慈少團的孩子去參加活動、慰訪老人院,約一年後,孩子們自然而然地主動、貼心的為老人設想、服務,這就是以全然的信任去看待每個孩子,帶著孩子於付出中找到生命價值,在見苦中找到幸福,再造福,我們就會看見孩子們的真善美,大人要給更多的鼓勵、傾聽、陪伴,以身作則的人文教育就能潛移默化植孩子的心田,保護孩子的善種子發芽,進而影響他人、改變整個環境。
正在攻讀超心理博士學位即將畢業的麗珊師姐,剛剛結束一個大研究報告,則是從科學的角度,從她治療患者的省思中,見到孩童受傷的心靈,多半是因為家庭與環境中缺乏愛,導致頻傳的校園槍擊事件。麗珊師姐提到,大人們常用大人主觀的期望給孩子們貼上「有問題」、「太好動」「障礙」凳等的標籤,殊不知這樣的標籤扼殺了多少無辜的孩子。
麗珊師姐從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解釋,人腦在一歲以前,對腦神經元甚至腦容量的體積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研究中發現,缺乏父母疼愛的孩子,他們的腦比其他的同齡孩子要小許多,神經元的連結也少了許多。美國校園槍擊案高居全球之冠,顯然與孩子的情緒有極大的關係。一般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情緒壓力,然而情緒壓力的容忍度(Emotional tolerance)也是會破表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的情緒壓力超過他可以處理的程度時,這個人便會做出不可預期的失控舉動,這種長期存在緊張、焦慮、挫折乃至沮喪的情緒,往往來自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自我強烈的上進心、對成功的渴望等等,導致狂暴殺手把不良情緒牢記在心中,而闖下令人遺憾的事件。
麗珊師姐接著請大家閉上眼睛,進入時光隧道
– 試著去觀想從過去到現在、到未來一幕幕與孩子相處愉快的畫面,這些愉快的畫面是多久以前發生的,是昨天、幾周前、幾個月前、還是幾年前?畫面中的孩子和爸媽在做些什麼。只見全場的家長閉目靜默,表情多樣。麗珊師姐再引領大家想想,是不是每天都在催孩子做這個趕那個,是不是很久沒有靜靜聽完孩子說話呢?
雖然我們都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從小到大我們沒有上過一堂教我們如何做父母的課,因此常常陷入與我們自己父母一樣的那種父母的模式,忘了當年自己也許就是不贊同爸媽的方式來管教自己的那個孩子。麗珊師姐柔柔的聲音呼喚迷失的父母,多聽聽孩子的心聲,no more yelling,相信孩子,給孩子空間,讓孩子發揮創造力,更要祝福孩子,對孩子要放心,從現在開始建立守護孩子清淨本性的基礎。麗珊師姐再以System
Theory提到第三能量的介入,而慈濟人文教育提供善與感恩的環境就是一種第三能量,重視人格與道德的養成,愛的實踐才是根本,知識思想情感才能結合正面的情緒發展
(emotion development),身為父母的我們,更要跟著孩子一起成長,以利他的實踐身體力行方法,讓情感得以覺醒。孩子在參與利他的過程中去感受,讓孩子也起了變化。最後,麗珊師姐述說心理治療師的終極實踐就是–媽媽心、菩薩心,以媽媽般無條件給予孩子安全感、信任感的愛(unconditional, safe, trust love),以菩薩的智慧引導孩子(wise guiding),讓孩子快樂成長。
文稿:林佩華
平面攝影:黃意婷 Victor Fong
日期:4-20-2013 9:40 – 11:50AM
地點:西雅圖慈濟人文學校餐廳
參加人數:家長約35人
志工:8人